東南沿海地區(qū)蝙蝠攜帶病毒的初步調查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蝙蝠是數量僅次于嚙齒類動物的翼手目(Chiroptera)類哺乳動物,共包含19個科962種,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分布。蝙蝠攜帶病原種類繁多,其中檢測到病毒137種,涉及人畜共患病病毒61種。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包括一些對人高致病性的病毒,如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 coronavirus)、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狂犬病毒(Rabies virus)、登革病毒(Dengu

2、e virus)等。近期研究結果表明一些新病毒正陸續(xù)從蝙蝠體內被發(fā)現,包括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呼腸孤病毒(Retrovirus)、博卡病毒(Bocavirus)、圓環(huán)病毒(Circovirus)、星狀病毒(Astrovirus)等均發(fā)現一些新的種。2003年的“非典”疫情,共造成全球8,000多人感染,至少800人死亡,使冠狀病毒在全球范圍內引起關注。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導致6,388人喪生,確診或疑似感

3、染病例17,942個。2016年阿根廷的登革病毒疫情,造成15,000人感染。引發(fā)這幾次疫情的病原有一個共同的動物宿主——蝙蝠。因此,蝙蝠作為自然界貯存病原的巨大病原庫,引起了越來越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
  病毒宏基因組學是在宏基因組學理論基礎上,結合傳統病原檢測技術新興的學科分支,其應用迅速展示出巨大的優(yōu)越性,尤其是在新發(fā)病毒的發(fā)現和預警方面,突破了傳統方法依賴病毒保守基因序列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病毒宏基因組學策略,系統分析20

4、15年7-8月從我國東南沿海部分地區(qū)共收集的5種210只蝙蝠。對采集的蝙蝠的腸和肺組織進行高通量測序,對測序結果進行分類整理,發(fā)現獲得的序列信息共涉及38個病毒科。其中包括16個脊椎動物病毒科、4個植物病毒科、5個昆蟲病毒科。感染脊椎動物的病毒包括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腺病毒科(Adenoviridae)、皰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雙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逆轉錄病毒科(Ret

5、roviridae)、非洲豬瘟樣病毒病毒科(Asfarviridae)、星狀病毒科(Astroviridae)、杯狀病毒科(Caliciviridae);圓環(huán)病毒科(Circoviridae)、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乳頭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細小病毒科(Parvoviridae)、呼腸孤病毒科(Retroviridae);黃病毒科(Flavi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和披膜

6、病毒科(Togaviridae)。通過序列分析比較發(fā)現,不同地區(qū)和不同蝙蝠種類在注釋到的病毒種類、序列方面存在同源性和豐度差異。初步掌握了東南沿海部分地區(qū)蝙蝠攜帶病毒的生態(tài)學狀況,為下一步驗證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方向。
  根據宏基因組注釋信息,選取了圓環(huán)病毒、博卡病毒、軟腐病毒等設計簡并引物,應用特異性RT-PCR檢測方法,獲取了上述病毒在蝙蝠體內和不同地域的攜帶和分布情況。結果顯示在舟山、岱山、長樂、連江蝙蝠體內各檢測到1株圓環(huán)病

7、毒,分別命名為BtCV-ZS62、BtCV-DS13、BtCV-CL6、BtCV-LJ22;在岱山蝙蝠體內檢測到2株博卡病毒,命名為:BtBov-DS9和BtBov-DS10;在廈門蝙蝠體內檢測到2株軟腐病毒,命名為BtIFA-XM9和BtIFA-XM10?;诤昊驕y序注釋信息,借助已知同源序列保守區(qū)設計系列簡并套式引物,經反向PCR擴增、序列測定和拼接,進一步獲得了其中4株圓環(huán)病毒的全基因序列(1,873bp、1,910bp、2,0

8、51bp、1,806bp)和1株博卡病毒的大部分序列(3,921bp)。依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關于圓環(huán)病毒新種的判定標準,初步判斷BtCV-ZS62、BtCV-DS13、BtCV-CL6、BtCV-LJ22是四種新的蝙蝠圓環(huán)病毒,屬于圓環(huán)病毒科,圓環(huán)病毒屬。根據ICTV關于博卡細小病毒新種的判定標準,初步判斷BtBov-DS10是一

9、株全新的博卡細小病毒。
  在獲得上述病毒基因組信息基礎上,選取圓環(huán)病毒、博卡病毒進行重組結構蛋白制備和血清流行病學初步分析,選擇結構蛋白BtB OV-DS10-NP和BtCV-DS13-Cap進行原核表達和純化,探索從血清學水平初步驗證蝙蝠攜帶病毒情況,以期完善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證據鏈。
  我國蝙蝠種類豐富,有7科130種,分布廣泛,其生態(tài)圈與人類活動圈有較大交叉。因此開展我國蝙蝠攜帶病毒的自然本底調查對于預防新發(fā)傳染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