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前教育思想史,第一章 古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先秦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一、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 學在官府(官學衰廢)——(私學興起)百家爭鳴 儒家:孔子 提出“有教無類”方針,打破了長期以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性相近,習相遠”的觀點,是對“天命論”和“血統(tǒng)論”的有力沖擊;主張的“學而優(yōu)則仕”的選官標準,則是對貴族世襲制度的否定。孔子關注人事、倡導人本
2、、重視人倫的思想,成為我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一、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 學在官府(官學衰廢)——(私學興起)百家爭鳴 墨家:墨子 反對儒家以宗法等級制為基礎的“禮樂”教育,主張以“愛利萬民”這出發(fā)點,通過“兼愛”教育,以實現(xiàn)“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目標,以培養(yǎng)具備“厚乎德行”、 “辯乎言談”、 “博乎道術”的“兼士” 為宗旨,特別注重科學知識和生產(chǎn)技能
3、的學習,強調(diào)主動、實踐、創(chuàng)造的教學方法,形成有別于其他派別的獨特個性。,一、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 學在官府(官學衰廢)——(私學興起)百家爭鳴 道家:老子、莊子 尖銳地批判了儒家的禮教,主張“絕圣棄智”、“絕仁棄義”,倡導自然主義教育,反樸歸真,遵循“為道日損”的原則,行“不言之教”,以培養(yǎng)超凡脫俗、自然無為的理想人格。,一、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
4、 學在官府(官學衰廢)——(私學興起)百家爭鳴 法家:韓非子 重法輕德,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強調(diào)以獎懲手段強化法制觀念,從而教養(yǎng) “明法”、 “行法”的人才,首開法制之先河。,二、《周易》中的學前教育思想 1、提倡早期教育 2、重視家庭教育 3、尊重兒童的自主性,三、《禮記》中的學前教育思想
5、 1、兒童教育的起點是胎教 2、兒童教育的前提是慎擇師保 3、兒童教育的內(nèi)容重在品德修養(yǎng) ①孝敬父母 ②尊重師長 ③養(yǎng)成良好習慣,第二節(jié) 秦漢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一、秦朝的“以法為教”與兩漢的“獨尊儒術”二、賈誼的早期教育思想 賈誼(前200-前168),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6、)人,西漢初期,儒家學者、政論家、文學家。賈誼十八歲即以能誦《詩》《書》、通諸子百家言、善屬文而聞名于郡中,為李斯的學生河南守吳公所器重。后在吳公的推薦下,被漢文帝召為博士。當時賈誼才二十歲出頭,其才華出從,很快超遷為太中大夫。不久賈誼上疏,提出:“漢興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當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漢書.賈誼傳》),文帝想遷升賈誼任公卿,但卻遭到了權臣周勃、灌嬰、張相如(東陽候)、馮敬等人的妒嫉和反對,旋被貶為長沙王太
7、傅。后為梁懷王因墜馬而亡,自傷失職,抑郁而死,卒年僅三十三歲。 1、及早施教 2、慎重擇師 3、三育并舉 4、深淺適宜,第三節(jié) 魏晉隋唐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一、魏晉玄學之風與隋唐三教調(diào)和二、顏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顏之推(531年-約595年),字介,漢族,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中國古代文學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間。顏之推著有《顏氏
8、家訓》,在家庭教育發(fā)展史上有重要的影響。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齊書》本傳所載《觀我生賦》,亦為賦作名篇。 1、家教奠基,父母有責 2、教兒嬰孩,勿失良機 3、德藝雙修,博專統(tǒng)一 4、偏寵有害,嚴教是愛,第四節(jié) 宋明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一、宋明時期的理學興盛二、朱熹重規(guī)范的教育思想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罩萱脑矗ń駥俳?/p>
9、)人。紹興十八年(1148)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謚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 1、兒童教育的意義 2、兒童教育的內(nèi)容 3、兒童教育的原則 ①正面教育,防患末然 ②認真專一,知行并重
10、 ③循序漸進,啟發(fā)誘導,第四節(jié) 宋明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三、王守仁順自然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因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故稱陽明先生。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產(chǎn)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
11、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謚文成,故后人又稱王文成公。 1、兒童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2、兒童教育的程序 3、兒童教育的形式 ①考之以德,督其謹飭 ②諷之讀書,開其知覺 ③導之習禮,肅其威儀 ④誘之歌詩,發(fā)其志意 4、兒童教育的原則與方法 ①順
12、其自然,寓教于樂 ②隨人分限,因材循序 ③分班教學,相互觀摩,第四節(jié) 宋明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四、呂坤重禁戒的教育思想 呂坤(1536—1618),字叔簡,號新吾,河南寧陵人。明萬歷朝進士,官至山西巡撫、刑部侍郎。為政清廉,他與沈鯉、郭正域被譽為明萬歷年間天下“三大賢”。主要作品有《實政錄》、《夜氣銘》、《招良心詩》等,除《呻吟語》、《實政錄》外,還
13、有《去偽齋集》等十余種,內(nèi)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刑法、軍事、水利、教育、音韻、醫(yī)學等各個方面。呂坤思想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其代表作《呂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創(chuàng)性之作。 1、蒙養(yǎng)之道,貴在慎始 2、讀書三要,首在心到 3、講解之法,要在俗淺 4、識字明理,重在體認 5、依禮行事,禁戒謹嚴 6、誦詩詠歌,陶冶心靈,第五節(jié) 明清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
14、一、明清之際的實學思潮二、陸世儀熏陶涵養(yǎng)的教育思想 陸世儀(1611—1672),字道威,號桴亭,又號剛齋,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明亡,隱居講學,與陸隴其并稱二陸。他一生為學不立門戶,志存經(jīng)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建、井田無所不通。其理學以經(jīng)世為特色,這既是對晚明理學空疏學風的批判,也適應明清之際社會變革的需要。著有《思辨錄》、《論學酬答》、《性善圖說》、《淮云問答》,及詩文雜著等40余種、100余
15、卷。 1、重視早期教育 2、強調(diào)以身示范 3、加強禮樂教化 4、注意難易適中 5、力求寬嚴得當,第五節(jié) 明清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三、張履祥耕讀相兼的教育思想 張履祥,字考夫,號念芝,號楊園,浙江桐鄉(xiāng)人,明清之際教育家。世居清風鄉(xiāng)爐鎮(zhèn)楊園村(今屬桐鄉(xiāng)市龍翔街道楊園村),人稱楊園先生。明末受業(yè)于劉宗周,明亡后隱居授徒,從事著述講學。先后設館
16、十余處,執(zhí)教四十年。講學之余,躬耕農(nóng)田十余畝,提倡“”。教人為學力主“經(jīng)世致用”,重視切實學風的培養(yǎng)。著有《楊園先生全集》,其中《初學備忘》、《訓子語》、《示兒》、《補農(nóng)書》等,就蒙養(yǎng)教育問題,發(fā)表了一系列獨到的見解。 1、正其心術 2、耕讀相兼 3、謙虛篤實 4、恭儉勤謹 5、知恥改過,第五節(jié) 明清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四、崔學古“愛養(yǎng)”的教育思想
17、 1、愛護兒童是蒙養(yǎng)教育的出發(fā)點 2、因人而異是蒙養(yǎng)教育的基本要求 3、寬嚴相濟是蒙養(yǎng)教育的重要原則 4、正面引導是蒙養(yǎng)教育的主要方法 5、家館合作是蒙養(yǎng)教育的必要途徑五、唐彪“善誘”的教育思想 1、尊重蒙師,教之前提 2、讀書為本,識字為先 3、先易后難,分層致功 4、隨讀隨解,啟發(fā)思考
18、 5、獎功督過,賞罰分明,第二章 近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西方學前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 分三個階段: 1、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2、19世紀中期西文入侵中國后 3、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一、西方近代學前教育觀念的輸入 主要有三部分: 1、西方傳教士
19、 開辦孤兒院、慈幼院、育嬰堂等,如1867年創(chuàng)辦的上海圣母院育嬰堂。美國傳教士林樂知在《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記載,1903年前分別在福州、寧波等地共有6所“小孩察物學堂”。《重視教育說》、《論中國亟需設立幼稚園》 2、外國學者(日本學者) 1876年,東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屬幼稚園,是日本最早官辦學前教育機構(gòu)。1903年2月,湖北幼稚園;1905年,天津嚴氏蒙養(yǎng)院。 3、中國學者二、西方
20、學前教育理論的傳播,第二節(jié) 張之洞的學前教育思想與實踐,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號香嚴,晚年自號抱冰老人。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中國清末重臣,洋務派首領1863年(同治二年)進士。清流派重要成員。1881年(光緒七年),授山西巡撫,政治態(tài)度為之一變,大力從事洋務活動,成為后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補授兩廣總督。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力主抗法。同時,在廣東籌辦近代工業(yè),以新式裝備和操法練兵,設立水師學堂。1
21、889年,調(diào)湖廣總督。建立湖北鐵路局、湖北槍炮廠、湖北紡織官局。開辦大冶鐵礦、內(nèi)河船運和電訊事業(yè)。促興筑蘆漢、粵漢、川漢等鐵路。后又編練新軍。在鄂、蘇兩地設新式學堂,多次派遣學生赴日、英、法、德等國留學。還大量舉借外債,是為中國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國訂約借款之先。戊戌變法時期,起先支持維新活動,多次出資贊助維新派。當維新運動日益發(fā)展、新舊斗爭漸趨激化后,提出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維護封建綱常,宣傳洋務主張,反對變法維新。義和團運動爆發(fā)后,主張
22、嚴加鎮(zhèn)壓。八國聯(lián)軍進逼京津,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兩廣總督李鴻章聯(lián)絡東南各省督撫,同外國駐上海領事訂立《東南互保章程》九條,鎮(zhèn)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人及長江中下游哥老會發(fā)動的自立軍。1901年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命張之洞以湖廣總督兼參與政務大臣。旋與劉坤一聯(lián)銜上奏提出興學育才辦法4條 ,仿照日本學制擬定癸卯學制(即1903年經(jīng)修改重頒的《奏定學堂章程》),在全國首采近代教育體制。1907年調(diào)京,任軍機大臣,充體仁閣大學士,兼管
23、學部。次年清政府決定將全國鐵路收歸國有,任督辦粵漢鐵路大臣,旋兼督辦鄂境川漢鐵路大臣。慈禧太后死后,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第二節(jié) 張之洞的學前教育思想與實踐,一、“中體西用”思維方式的形成與流行二、“中體西用”觀照下學前教育法規(guī)的制定 《奏定蒙養(yǎng)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1、關于設立學前教育機構(gòu)——蒙養(yǎng)院的目的和意義。 2、關于蒙養(yǎng)院的性質(zhì)和師生來源。 3、關于學
24、前教育的目標。 4、關于學前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第三節(jié) 康有為的學前公共教育體系思想,一、《大同書》與公共教育體系理想的規(guī)劃二、學前教育機構(gòu)的理想架構(gòu) 1、人本院 2、育嬰院,第四節(jié) 蔡元培的兒童教育思想,一、“沿自然”、“展個性”的兒童教育觀二、兒童公育的烏托邦設計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
25、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中國紹興山陰人,原籍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第三章 現(xiàn)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社會教育背景概述 1、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2、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傳入
26、3、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思想的傳播,第二節(jié) 惲代英的兒童公育思想,惲代英: 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原籍江蘇武進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華大學畢業(yè)。學生時代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武漢地區(qū)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創(chuàng)辦利群書社,后又創(chuàng)辦共存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同年8月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
27、青年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創(chuàng)辦和主編《中國青年》,它培養(yǎng)和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 1、教育是改造社會的有力工具 2、兒童公育在教育上的價值: A.使教育得到普及; B.教師能科學地教育兒童; C.兒童公育機構(gòu)是理想的教育園地; D.幼稚園也不能完全承擔教育兒童的任務。
28、 3、兒童的家庭教育,第三節(jié) 張雪門的行為課程理論與實踐,,1、幼稚園行為課程的理論與實踐2、行為課程與幼稚師范教育,張雪門:(1891~1973) 原名顯烈,字承哉、塵芥,鄞縣人。早年畢業(yè)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學。1912年任鄞縣私立星蔭小學校長,1918年任星蔭幼稚園園長,發(fā)起募捐創(chuàng)辦幼稚師范。1922年在寧波創(chuàng)建湖西幼稚師范學校,任校長。1924年入北京大學,研究幼兒教育。1928年主辦中法大學孔德學校幼稚師范科,次年主持北平香
29、山慈幼院幼稚教育,并主編幼稚教育叢書。1932年主持北平幼稚師范學校,自編教材。當時國內(nèi)幼教界有“南陳北張”之稱(南方陳鶴琴、北方張雪門)??箲?zhàn)爆發(fā)后,去廣西桂林,主持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兼任桂林幼稚師范學校校長,兼任廣西女子師范學校校長,致力培訓幼教師資??箲?zhàn)勝利后回北平,旋赴臺灣,創(chuàng)設兒童保育院,任院長。病逝臺北。著有《從孩提到青年》、《幼稚園教材教法》、《幼稚園行為課程》、《幼教無際論》、《幼稚教育論文集》等。臺灣曾發(fā)行《張雪門先
30、生紀念集》。,第四節(ji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漢族,徽州歙縣人,原名文濬,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畢業(yè)于金陵大學(1952年并入南京大學)文學系,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zhàn)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干事。先后創(chuàng)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
31、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郭沫若曾贊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為了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安徽、南京、上海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jīng)?。ㄊ校┪⑹。ㄊ校┱鷾市藿颂招兄o念館。 1、生活教育理論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2、生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3、生活教育理論的特點
32、 4、生活教育理論在幼稚園教育中的作用,第五節(jié) 陳鶴琴的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陳鶴琴: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陳鶴琴提出活教育理論。重視科學實驗,主張中國兒童教育的發(fā)展要適合國情,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呼吁建立兒童教育師資培訓體系。編寫幼稚園、小學課本及兒童課外讀物數(shù)十種、設計與推廣玩具、教具和幼稚團設備。 一生主要從事于一系列開
33、創(chuàng)性的幼兒教育研究與實踐。 1、兒童的發(fā)展和教育 2、兒童的家庭教育 3、中國化的幼稚園教育 4、特殊兒童的教育 5、“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第六節(jié) 張宗麟的社會化幼稚園課程教育理論與實踐,張宗麟:乳名德保,以學名行,紹興袍谷人,生于江蘇宿遷縣(現(xiàn)稱宿遷市),2歲時隨父母回紹興原籍。主要著作有《幼稚教育概論》、《給小朋友的信》、《鄉(xiāng)村教育經(jīng)驗談》、《幼稚教
34、育論文集》(與陶行知、陳鶴琴合著)、《鄉(xiāng)村小學教材研究》、《幼稚園的演變史》等。 1、幼稚園課程思想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2、幼稚園課程思想的基本觀點 3、社會幼稚園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第四章 當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當代社會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1、毛澤東教育思想對新中國學前教育思想的影響2、鄧小平教育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思想的影響3、國外教育理論的引進與吸收對我國
35、學前教育思想的影響,第二節(jié) 當代學前教育思想的理論構(gòu)建,一、兒童觀與兒童教育觀 1、面向現(xiàn)代化的兒童觀 2、面向兒童發(fā)展的教育觀 二、學前課程觀三、學前教師觀,第三節(jié) 新時期學前教育思想的實踐探索,一、“幼兒園綜合教育” 的理論與實踐 1、幼兒園綜合教育思想的提出 2、幼兒園綜合教育課程的實踐二、學前教育領域開展的“素質(zhì)教育” 1、幼兒園素質(zhì)
36、教育思想的提出 2、幼兒園素質(zhì)教育課程的實踐,下篇 外國學前教育思想,第五章 古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古希臘的學前教育思想,一、柏拉圖的學前教育思想 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古希臘三大哲學家。另有其創(chuàng)造或發(fā)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
37、情、經(jīng)濟學圖表等。柏拉圖也記錄了蘇格拉底的一些話,為蘇格拉底的名言,警示后人。 1、學前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2、論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3、論優(yōu)生優(yōu)育及兒童公育 4、論學前教育內(nèi)容,第一節(jié) 古希臘的學前教育思想,二、亞里士多德的學前教育思想 亞里士多德 (Aristoteles,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是古希臘一位百科全
38、書式的科學家,被馬克思稱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jīng)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1、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2、論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3、年齡分
39、期與教育 4、論學前教育,第二節(jié) 古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一、昆體良的學前教育思想 昆體良(約35年-約114年) 昆體良是古代羅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出生在西班牙,其父在羅馬教授雄辯術,頗有名聲。昆體良少年時隨父親到羅馬求學,受過雄辯術教育。公元70年被任命為一所國立拉丁語修辭學校的主持人。由于在雄辯術方面的造詣以及在辦學上的卓越成就,當羅馬帝國在公元78年設立由國家支付
40、薪金的雄辯術講座時,他成了該講座的第一位教師。著有《雄辯術原理》。 1、論教育的作用 2、論教育的目的 3、論家庭教育與早期教育 4、論學前教育的意義和內(nèi)容,第二節(jié) 古羅馬的學前教育思想,二、普魯塔克的學前教育思想 普魯塔克(Plutarch,約公元46~120年)是古代羅馬帝國初期的歷史學家、倫理學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
41、希臘,并受教于希臘,因而具有良好的希臘文化修養(yǎng)。他的著作《希臘羅馬名人傳》一書聞名后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于他的記載。 1、論天性與教育 2、論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3、論學前教育的內(nèi)容 4、論教育者的言傳身教,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一、伊拉斯謨的學前教育思想
42、 伊拉斯謨(D.Erasmus約1466~1536) 15世紀--16世紀初荷蘭思想家、哲學家、歐洲人文主義運動主要代表人物。1524年寫了《論自由意志》并同M.路德通信,批評路德。他知識淵博,忠于教育事業(yè),一生始終重視追求個人自由和人格尊嚴。1511~1514年在劍橋大學教授神學和希臘文,成為劍橋大學第一位傳播新學的教師,對于激發(fā)英國人文主義思想起了不小的作用。 1、論教育的作用
43、 2、論早期教育的意義 3、論兒童教育方法,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二、蒙田的學前教育思想 蒙田(M.Montaigne ,1533-1592),文藝復興時期法國作家,以《嘗試集》(Essais)三卷留名后世?!秶L試集》在西方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另辟新徑,不避嫌疑大談自己,開卷即說:“吾書之素材無他,即吾人也?!睆乃乃枷牒透星閬砜?,人們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個時代出現(xiàn)的
44、一位現(xiàn)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而聞名于世,被譽為“思想的寶庫”。 1、論教育目的 2、教育應順應兒童的天性 3、論幼兒教育方法 4、對教師的要求,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三、康帕內(nèi)拉的學前教育思想 康帕內(nèi)拉(T.Campanella,1568~1639)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愛國
45、者以及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他酷愛文學,十三歲時就能寫詩創(chuàng)作,后來在創(chuàng)作多種題材的十四行詩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詣。1582年,他進修道院當修士,利用修道院的藏書,廣泛地閱讀了古代希臘羅馬和中世紀思想家的各種名著。1599年,因反西班牙統(tǒng)治者而被捕,度過了長達27年的監(jiān)獄生活。1602年有獄中完成《太陽城》一書,是具有深遠影響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 1、優(yōu)生與胎教 2、兒童
46、公育,第三節(jié)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前教育思想,四、夸美紐斯的學前教育思想 夸美紐斯(J.A.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他尖銳地抨擊中世紀的學校教育并號召“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提出統(tǒng)一學校制度,主張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級授課制度,擴大學科的門類和內(nèi)容,強調(diào)從事物本身獲得知識。主要著作有《母育學校》、《大教學論》、《語言和科學入門》、《世界圖解》等。
47、 1、學前教育思想的基礎 2、學前教育的目的、機構(gòu) 3、學前教育的內(nèi)容與方法,第六章 近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唯實論和自然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一、洛克的兒童教育思想 洛克(J. Locke,1632-1704)是英國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洛克的哲學代表作《人類理解論》(1690)是歐洲哲學
48、史上第一部專門論述認識的巨著。他的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話》(1693),是繼夸美紐斯《大教學論》之后的又一本教育經(jīng)典著作。 1、兒童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2、論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和教育形式 3、論兒童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法,第一節(jié) 唯實論和自然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二、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盧梭 (J.J.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紀法國杰出的啟蒙
49、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代表作《愛彌兒——論教育》,在近代教育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2、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3、論兒童的年齡分期及各個年齡階段的教育,第一節(jié) 唯實論和自然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三、裴斯泰洛齊的和諧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齊(J.H.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紀瑞士著名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教
50、育家。他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奉獻精神,對教育革新的執(zhí)著追求,在教育理論上許多獨創(chuàng)的論述,不僅為世界教育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一切教育工作者樹立了一個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1、教育實踐活動 2、論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3、論教育心理學化 4、論愛的教育 5、論家庭教育 6、論要素教育,第一節(jié) 唯實論和
51、自然主義學前教育思想,四、福祿培爾的幼兒園教育理論 福祿培爾(F.Froebel,1782—1852),德國教育家,幼兒園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其教育理論以德國古典哲學和早期進化思想為主要根據(jù),以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主張為教育思想的主要淵源。 1、教育實踐活動 2、論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則 3、論學前教育的作用和幼兒園教育的任務
52、 4、論游戲及“恩物” 5、論幼兒園教育的其他內(nèi)容,第二節(jié) 空想社會主義和主知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一、歐文的“性格形成”理論 歐文(R.Owen,1771—1858)是19世紀英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創(chuàng)辦的新蘭納克幼兒學校,是英國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學前教育機構(gòu)。在英國19世紀前期的幼兒學校運動中,以歐文的幼兒學校最為重要性。歐文幼兒學校的產(chǎn)生為英國
53、近代學前教育的發(fā)展開了先河。 1、教育實踐活動 2、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法,第二節(jié) 空想社會主義和主知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二、赫爾巴特的兒童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J.F.Herbart,1776-1841)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近代教育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與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乃至之后百年來的學校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
54、非常巨大、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稱為“教育科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1、兒童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2、論教育目的 3、論兒童管理 4、論教學 5、論訓育 6、論學前兒童
55、教育,第七章 現(xiàn)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中的學前教育思想新教育思想: 1、猛烈抨擊舊式傳統(tǒng)教育死教書本、脫離生活實際以及壓制兒童個性自由發(fā)展的實際與理論,提倡注重兒童的自由發(fā)展。 2、主張以培養(yǎng)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完全人格的“新人”為新教育、新學校的目的。 3、主張新教育應注重全面教育,著重開設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科學和知識課程,并注重手工、勞動的教學。
56、 4、重視對兒童進行美的陶冶。 5、在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方面,強調(diào)尊重兒童的自由,注重兒童的興趣,注重運用直觀、啟發(fā)、思維訓練等方法進行教學。,第一節(jié) 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中的學前教育思想,一、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中的重要教育實驗 1、雷迪的阿博霍爾姆學校 2、德可樂利的隱修學校 3、帕克的“昆西教學法” 4、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
57、 5、帕克赫斯特的道爾頓制,第一節(jié) 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中的學前教育思想,二、蒙臺梭利教學法 蒙特梭利(M.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幼兒教育家,是歐洲“新教育”運動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兒童工作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fā)性學習行為總結(jié)而成。 1、教育實踐活動 2、論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則 3、
58、論教育環(huán)境 4、論自由和紀律的關系 5、論感官教育 6、論兒童的日常生活技能訓練和游戲,第一節(jié) 新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中的學前教育思想,三、杜威的“兒童中心”思想 杜威(J.Dewey,1859—1952)是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美國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學、藝術、宗教倫理、政治、教育、社會學、歷史學和經(jīng)濟學諸方
59、面,使實用主義成為美國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 1、 “兒童中心”思想的理論基礎 2、論教育本質(zhì) 3、論教育目的 4、論教學 5、論學前兒童的教育,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一、克魯普斯卡雅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思想 克魯普斯卡婭(1869 ~1939)是前蘇聯(lián)杰出的教育家,無產(chǎn)階級政治活動家,革命導師弗
60、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夫人和親密戰(zhàn)友。她一生致力于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教育科學,并擔任蘇維埃教育領導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蘇聯(lián)國母”以及“蘇聯(lián)第一夫人”1939年2月27日因病辭世,享年70歲。 1、論社會主義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2、論學前社會教育的重要性 3、論學前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法,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學前教育思想,二、馬卡連柯的集
61、體教育和家庭教育思想 馬卡連柯(1888~1939)是蘇聯(lián)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20年后先后主持高爾基工學團和捷爾任斯基兒童勞動公社,從事對流浪兒童和少年違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提出了通過集體和生產(chǎn)勞動來教育兒童以及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和方法,豐富了他的教育學理論。 1、教育理論的思想基礎 2、論教育目的
62、 3、論集體教育 4、論家庭教育,第八章 當代學前教育思想,第一節(jié) 西方學前教育思想一、斯金納的新行為主義心理學與學前教育思想 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和教育思想家。他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漢納,1990年8月18日逝世于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斯金納引入了操作條件性刺激。著有《沃爾登第二》(Wal
63、den Two,也譯《桃源二村》)、《超越自由與尊嚴》(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等。 1、思想淵源 2、學習理論 3、論學前教育 4、影響及評價,第一節(jié) 西方學前教育思想,二、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與學前教育思想 皮亞杰(J.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他
64、的認知發(fā)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范。皮亞杰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tǒng)性的臨床觀察,變?yōu)楦鼮榭茖W化和系統(tǒng)化,使日后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fā)展。 1、論兒童心理發(fā)展與認知結(jié)構(gòu) 2、論教育科學發(fā)展觀 3、論兒童教育 4、論兒童道德發(fā)展和教育 5、地位及影響,第一節(jié) 西方學前教育思想,二、
65、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學前教育思想 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 1、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2、學前教育觀點 3、影響及評價,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學前教育思想,一、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與學前教育思想 維果茨基(18
66、96--1934)是前蘇聯(lián)建國時期的卓越的心理學家,他主要研究兒童發(fā)展與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維和語言、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關系問題。由于他在心理學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而被譽為“心理學中的莫扎特”,他所創(chuàng)立的文化歷史理論不僅對前蘇聯(lián),而且對西方心理學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1、社會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 2、心理發(fā)展觀 3、論教學與發(fā)展的關系,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學前教育思想,二、烏索
67、娃的學前教育思想 烏索娃(1898—1965),前蘇聯(lián)學前教育家,首次將馬列主義教育原理中的“教學”一詞運用到學前教育領域,創(chuàng)立“學前教學論”。她系統(tǒng)闡述了學前教學的任務、內(nèi)容和主要方法,指出向?qū)W前兒童實施教學的任務是向兒童傳授知識,并全面發(fā)展其智力。她認為學前兒童的知識經(jīng)驗主要來源于他們的日常生活,其中在各種交往、游戲、生活等自發(fā)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觀察、模仿學習,掌握那些零碎、具體、簡單的知識,即關于事物外部
68、特征和簡單聯(lián)系的知識。 1、提出了學前教育思想 2、創(chuàng)立了感覺教育的新體系,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學前教育思想,三、福遼莉娜的學前教育思想 福遼莉娜(1889—1952),是俄羅斯聯(lián)邦教育科學院的通訊院士,著重研究蘇聯(lián)學前教育中的美育問題。她于1946年主編并出版了蘇聯(lián)第一部供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使用的《學前教育學》教科書。此外還著有《兒童的造型創(chuàng)作》、《學前兒童的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